
11月8日,在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指導下,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古建園林專委會于宜賓市李莊古鎮召開第八屆組織機構換屆大會暨2024年學術年會,我公司領導及骨干參加了本次學術年會。本次學術年會以“地域文脈延續與多維有機生長”為主題,圍繞古建園林行業發展趨勢及文化遺產文脈活化的實際項目展開交流與分享,現場討論熱烈,反響良好。

本次年會舉辦地為宜賓市翠屏區李莊古鎮,其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古鎮不僅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也是研究中國古建筑技藝、民俗文化以及抗戰歷史的重要基地。會前,全體與會人員一起參觀了中國文化抗戰博物館和營造學舊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所長叢宇,宜賓市城鄉規劃編制研究院副院長韓笑,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李沄璋,SADI設計五院規劃所所長白熙,成都方圓建筑及環境藝術研究院總經理李晶晶,宜賓師來山文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負責人韓利波分別針對文化遺產文脈延續與有機生長進行學術分享。
叢宇從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的發展歷程與理念、框架體系、研究實踐以及工作展望四個方面,提出西南地區古建筑預防性保護發展趨勢。韓笑以宜賓市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冠英古街、“東鑫和”考古遺址、歷史建筑安阜教堂為例,分享了項目設計過程中,對于文化遺產保護與更新的研究思考和探索。李沄璋介紹了其團隊在崇州市高山寺普門閣做的改造項目,該項目遵循文脈延續和有機生長的設計理念,采用亭閣結合的建筑形式來對大殿進行傳承與創新。白熙以宜賓核心區域三江六岸的合江門、白塔山、長江音悅街為案例,從規劃的視野、景觀的角度,分享不同場地尺度中,在場域精神的延續下如何尊重地域特色,打造都市活力容器、演繹文化內涵、建立情感鏈接、創造情景體驗等規劃實踐經驗,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場景營城新思路。李晶晶以李莊古鎮中央研究院舊址栗峰山莊、門田關的保護修繕勘查概念設計項目為例,其團隊根據大量的老照片、歷史測繪圖紙等進行復原設計,以還原建筑的原始情況。韓利波分享了宜賓市冠英古街、李莊南華宮、韋皋記功碑三個古建筑保護利用項目,并總結出古建筑文化傳承和消防安全的新方式。
本次會議有來自四川省內各地的行業專家、職業設計師、專委會成員等共計70余人參加。